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外汇资讯

外汇资讯

UNDP:科技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但年度资金缺口达5-7万亿美元

2021-04-30 15:34:32 外汇110官网
UNDP:科技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但年度资金缺口达5-7万亿美元中国首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落户成都。“常说科技改变生活,而对我来说,科技改变的是人类对熊猫的认识”,4月28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研究员齐
UNDP:科技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但年度资金缺口达5-7万亿美元
中国首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落户成都。

“常说科技改变生活,而对我来说,科技改变的是人类对熊猫的认识”,4月28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研究员齐敦武在成都举行的“Re:Think首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会议”上如此表示。

齐敦武从事熊猫保护已经有十多年了,会议恰逢在成都举行,使他能以他特殊的“熊猫”视角,来阐述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在会议上,中国首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落户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张薇表示:“实验室将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创新网络的一部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UNDP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指出,在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在金融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金融科技能够帮助偏远地区的人们获得银行服务,这有助于提高交易的透明度。”

Re:Think首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会议(主办方供)

可持续发展创新

齐敦武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救助6只野生大熊猫开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目前共繁育有216只大熊猫,这一变化体现了科技对于熊猫种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在发言中表示,熊猫在野外是相当机警的动物,并非像在动物园看着的那么懒洋洋,所以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对熊猫数量进行科学调查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只能对数量进行估算。

而如今,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对于野外大熊猫的调查手段多了许多,比如有通过GPS和北斗定位系统确定;有通过红外照相机拍摄确定;有通过熊猫毛发DNA确定;甚至还可以通过AI技术,在深度学习后开发软件,来识别每一个具体的熊猫个体。

因科技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当然远不止有熊猫,在蒙古国大漠深处的牧民也因为接受了科技创新而收益大增。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雅婷说,“在蒙古国,我们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帮助牧民出售羊绒,在市场上获取更高的价格。”她说区块链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因为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对它进行追踪,使之变得十分透明。”

蒙古国生产的羊绒具有柔软、舒适、保暖等优点,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但长期以来由于可追溯性不足,市场上对其产品真实性缺乏有效判别依据。

如今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的蒙古国牧民,在捆扎好的羊绒外包装上,贴上RFID射频标签,并通过手机应用将标签数据上传平台,羊绒全流程跟踪使得采购商,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来买到可持续发展的商品,最终这一技术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双获益。

可持续发展面临资金挑战

UNDP是联合国从事发展的全球网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雅婷表示,长期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直重视推动创新,如今创新已经成为了该书署发展业务的核心。

她透露,目前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已经在全世界114个国家和地区中建立了90个加速器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寻求更快、更有效、更实时的解决方案。

白雅婷表示,很多人在听到“创新”二字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科技创新,实验室中确实有不少科技创新的案例,但实验室也可以是政策实验室,用来重新设计政策,重新设计公共服务,或者是修补金融系统的漏洞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年度资金缺口就达到了5万亿~7万亿美元。弥补这个资金缺口不仅需要公共资金的投入,也需要有私有资本的介入。

新开发银行(NDB)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马斯德普(Leslie Maasdorp)在会议中表示,全球有超过17万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资本、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等,他们有时即便投资一些负收益的项目,也没有将资金注入到诸如基础设施等,可以对发展议题产生积极影响的领域中去。

他提出,“需要加强对这些资金的调动,把他们投入到可持续发展议程,这种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中去。”


查看更多《UNDP:科技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但年度资金缺口达5-7万亿美元》相关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