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外汇资讯

外汇资讯

重生之投资大鳄_东华实业

2020-08-28 09:27:34 外汇110官网
重生之投资大鳄_东华实业震惊证券业!中信证券(600030)放大招,筹划从越秀金控(000987)手中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历经多次并购,将万通证券、金通证券、里昂证券等收入麾下的中信证券,曾发起收购广发证券(000776)未果,如今又卷土重来收购广州证券。为何是这个时点?是买入低点?中信看重广州证券的是什么?广州证券的业务亮点有哪些?越秀金控因何拱手相让?广州证券力求突破,近几年来从公
今天重生之投资大鳄_东华实业在网上直接上热搜了,很多朋友都是非常关注重生之投资大鳄_东华实业此事,为了让大家了解的更清楚详细,小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整理了与重生之投资大鳄_东华实业相关的信息,有对此感兴趣的网友们想知道更多具体的情况的话,大家可以阅读下面文章或点击文章下方的《查看更多》按钮即可,就会自动为您进行搜索与重生之投资大鳄_东华实业相关的文章了哦。

重生之投资大鳄_东华实业

  震惊证券业!中信证券(600030)放大招,筹划从越秀金控(000987)手中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

  历经多次并购,将万通证券、金通证券、里昂证券等收入麾下的中信证券,曾发起收购广发证券(000776)未果,如今又卷土重来收购广州证券。为何是这个时点?是买入低点?中信看重广州证券的是什么?广州证券的业务亮点有哪些?越秀金控因何拱手相让?

  广州证券力求突破,近几年来从公开招聘到挖角历经几任总裁,业绩排名始终属于行业中位数上下。但月报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广州证券的净利润亏损1.19亿元,东华实业未来市场环境中小券商将举重生之投资大鳄步维艰。

  广发证券非银分析师陈福表示,中信证券合并广州证券,符合监管当局做大做强头部券商、打造有国际影响力投行的监管思路,未来不排除有更多并购案例重现。

  中信证券拟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

  距离上次中金收购中投证券,事隔两年,证券行业很可能再次发生重大并购案。

  中信证券今日晚间公告,筹划发行股份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交易对方为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越秀金东华实业控”)。

  公告显示,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重生之投资大鳄展的原则,初步达成上述协议,并签署了《意向性合作协议》,主要条款包括合作方案、标的资产范围以及交易协议签订安排等。

  据合作方案,中信证券以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获得广州证券100%股权,并将其重组为中信证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

  越秀金控有意向按照上述方式与中信证券进行合并重组。双方将对交易整体方案、交易价格、发行股份数量、发行价格等具体细节进一步协商,并在双方正式签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中约定。

  不过公告中也东华实业显示出双方在本次收购中仍存在争议,即为完成本次交易为目的,甲方与乙方将对广州证券部分下属资产是否纳入重生之投资大鳄最终合并重组范围等具体细节进一步协商。

  这起收购事项事涉沪深两家上市公司、两家券商之间的资产重组。中信证券将于明天开市时停牌,力争不超过5个交易日的时间内复牌。

  中国银河(6.54 -5.35%)证券研究院院长刘锋对记者分析到,从业务能力层面,中信证券并不需要从广州证券获取资源,那么更可能看重的是广州证券的股东背景和客户背景。

  广证的“尴尬”

 东华实业 广州证券,1988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是全国最早设立的证券公司之一。2014年正式股份改制变更为“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重生之投资大鳄6年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为53.6亿元;2017年11月证监会有条件通过重组方案,变身为广东省国资平台越秀金控(7.970, 0.00, 0.00%)的全资子公司。

  近年来广州证券的优势业务债券承销连连遭遇危机。2014年,吉林粮食集团收储经销有限公司发行3亿元私募债券,承销商及转让服务推荐人为广州证券。2017,广州证券主承销的 “13弘昌燃气债”发生违约。而让广州证券引以为傲的新三板东华实业做市业务近来也发展平平。

  在今年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券商全年业绩料将同比下滑。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券商中仅申万宏源(4.020, -0.13,重生之投资大鳄 -3.13%)和方正证券(4.910, -0.19, 重生之投资大鳄 -3.73%)(维权)2家券商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余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而广州证券今年前11月共实现收入11.88亿元,净利润则亏损1.1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广州证券刚迎来新的董事长和总裁,原大鹏证券总裁张永衡出任广州证券总裁,原江西证监局局长胡伏云加盟了广州证券东华实业任董事长。

  此次龙头券商的并购案,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恰逢证券行业处于低位,业绩和估值都创下近几年来的新低。尤其是对于未来几年的预期,大部分中小券商将来会举步维艰,而头部效应将越来越明显。

  就以广州证券为例,过去几年控股股东越秀金控也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先后公开招聘或挖角请来了历任总裁,从刘东到邱三发,再到胡伏云和券业“老人”张永衡。

  前几个月,越秀金控收购广州证券的股权,虽然方案修改了几次,但整体估值都近200亿元。当时收购完成之后,广州证券才成为越秀金控的全资子公司。

 东华实业 最早的收购方案,广州证券全部股东权益价值的评估值为191.19亿元,评估值较账面净资产增值82.76亿元,增值率76.33%。后来的权益评估价值为194.69亿元,评估值较账面净资产增值83.6亿元,增值率75.26%。

  但目前的公开数重生之投资大鳄据看,广州证券今年的经营业绩很差,前11月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净利润亏损了1.19个亿元,其中11月单月亏损1926.28万元。

  整体来看,今年券商业绩普遍下滑,并且不少券商出现亏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11个月有可比公开数据的券商,净利润(母公司报表)亏损的除了东华实业广州证券,还有瑞信方正、中德证券、第一创业(5.36 -5.63%)承销保荐、摩根华鑫、江海证券、太平洋(2.37 重生之投资大鳄-5.95%)证券等。其中,大部分都是投行子公司。

  越秀金控为什么愿意将前不久才实现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广州证券,拱手卖给中信证券?

  据了解,越秀金重生之投资大鳄 东华实业控完全不存在资金紧张、断裂或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是战略选择。当前的市场环境不仅不利于中小券商发展,而跟中信证券进行并购重组也许能发挥互补,并且交易倘若使用“换股”的方式,那么越秀金控将变身成为中信证券的股东。

  从营业收东华实业入来看,过去广州证券每年给越秀金控贡献的净利润不少,不过今年下滑明显,但营业收入的占比仍然较高。

  业内人士猜测,中信证券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越秀金控就可以把广州证券股票换成中信证券股票。中信证券股本扩大后,港股比例大幅低于法定比例,就可以在香港再融资。而且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和广州证券应该有很好的互补性。

  中信证券再行兼并收购战略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收购之举关乎中信证券的战略布局,尤其是重点区域的经纪业务布局上双方有很好的互补性。过去,中信证券经过历次兼并收购进行战略扩东华实业张,一步步成为了龙头老大。

  这次收购广州证券,算是中信在国内发起的第三次收购。之前中信已成功收购了万通证券、金通证券,随后分别更名为中信万通和中信金通,现在直接是中信(山东)和中信(浙江),这次若成功,将再添一家中信广证或中信(广州)。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院长刘锋对记者表示:“通过兼并重组进行战略扩张是大券商都在做的事情,过去这些年,中重生之投资大鳄信证券正是通过一系列兼并重组做到了龙头老大的位置。现在,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必然是广州证券在某些层面可以补中信的短板。”

  刘锋分析到,从业务能力层面,中信东华实业证券并不需要从广州证券获取资源,那么更可能看中的是广州证券的股东背景和客户背景。现在发展粤港澳经济圈是国家重要战略,中信证券通过收购广州证券,可以快速获得重点区域的客户资源和政府资源,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刘锋认为,本次收购若想成功需要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广州证券本身没有复杂的债务以及股权关系,并购之后可以很快与中信证券产生合力;另一方面,价格合适,时机合适,中信证券在目前的时点应该可以从重生之投资大鳄市场上通过股权或债权融到比较便宜的资金。

  据2017年年报,中信证券及中信证券(山东)、中信期货、金通证券在境内共拥有东华实业 分公司51家,营业部303家(其中,证券营业部278家,期货营业部25家)。

  就证券营业部数量而言,中信证券在浙江有68家营业部,在山东有59家营业部,广东有26家营业部,上海有23家营业部,江苏和北京各有21家营业部等等。其中,中信证券在广州市的营业部不足10家。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证券共有营业部136家,近年来也完成了全国布局,但老的优势营业部大部分都分布于华南地区。

  截至2017年末,中信重生之投资大鳄证券拥有主要全资子公司4家,分别为中信证券(山东)、中信证券国际、金石投资、中信证券投资。

  早在2004年,中信证券发起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未果。不过,当时双方规模在伯仲之间,虽然中信证券通过了拟收购广发部分股权的议案,但是却遭到了广发证券员工的反收购,最终收购以失利结束。如今换了个对象,中信证券又卷土重来,收购广州证券。

  广发证券非银分析师陈福认为,对中信而言,可以弥补公司在华南区域的业务短板,广州证券营业部主要在华南,股东是广州国资委,中信合并广州证券,有机会快速补足业务短板、丰富业务资源;而对广州证券而言,中小券商经营压力渐大,格局日益重生之投资大鳄头部化,与中信合作的效益可能高于自主经营。中信合并广州证券东华实业,符合监管当局做大做强头部券商、打造有国际影响力投行的监管思路,未来不排除有类似并购案例重现。

  历史上的券业整合

  上次轰动资本市场的券业整合事件还是2014年,申银万国证券收购宏源证券。

  2013年10月30日午后,宏源证券公告公司表示接获控股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知拟披露重大事项。

  2013年11月20日,宏源证券宣布与申银万国签署资产重组之意向书,首次正式承认将与申银万国重组。

  2014年11重生之投资大鳄月4日晚间,宏源证券东华实业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通知,经证监会并购重组委11月4日召开的2014年第60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审核,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无条件审核通过。据相关规定,宏源证券股票11月5日开市起复牌。

  2015年1月26日,随着申万宏源正式在深交所挂牌,这桩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券商并购案正式落地,申万宏源也成为业界“巨无霸”,跻身券商第一梯队。


查看更多《重生之投资大鳄_东华实业》相关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