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外汇新闻

外汇新闻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今年中国已开工6台核电机组

2021-05-20 14:25:13 外汇110官网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今年中国已开工6台核电机组原国家核安全局局长、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说,在清洁能源多样化发展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国家将把核电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来考虑。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备受青睐。5月19日下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今年中国已开工6台核电机组
原国家核安全局局长、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说,在清洁能源多样化发展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国家将把核电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来考虑。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备受青睐。

5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在人民大会堂和克里姆林宫,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了田湾核电7、8号和徐大堡核电3、4号机组开工仪式。

这是中俄迄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

5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新华社图。

“5月17日,在中国辽宁徐大堡核电,虽然已经夜里凌晨两点,但施工现场一片灯火通明。”负责田湾核电和徐大堡核电两大项目开发的中核集团在5月19日向等媒体提供的一份新闻通稿中说。

外交部发言人5月18日在回答有关中俄元首将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的提问时表示,核能具有清洁高效特点,四台机组建成后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既体现了中方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坚定决心,也彰显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有力担当。

随着这四台核电机组开工,今年以来中国已开工建设了六台核电机组。3月份,已有两台核电机组在海南上马。

记者了解到,以上六台核电机组,平均每台装机容量均在100万千瓦以上。而一台百万级千瓦的核电机组与同规模火电相比,每年可减少300万吨标准煤的燃耗,节约每天40节火车全年运输的燃料运输成本,同时每年可减排600万吨二氧化碳、2.6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相当于每三年再造一座五指山森林公园。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的“核动力”已经启动。

截至2020年底,中国在运、核准在建机组共66台、装机容量7075万千瓦。其中,在运48台、装机容量4989万千瓦,居世界第三;核准在建18台、装机容量2087万千瓦,居世界第一。

四台核电机组为何来自俄罗斯

据中核集团介绍,田湾核电7、8号和徐大堡核电3、4号机组均采用俄罗斯三代核电技术VVER1200堆型。田湾核电和徐大堡核电两大项目中核集团负责开发。

资料显示,共有5台机组在运、3台机组在建的田湾核电站,是中俄两国在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方针推动下,在核能领域开展的高科技合作,是两国间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也是中国“九五”计划开工的重点核电建设工程之一。

田湾核电站。图片来源:中核集团官网

“回眸历史,可以看到,田湾核电站是中俄两国政府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国际战略协作,共同推动中俄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中核集团在上述新闻通稿中说。“它不仅被中俄两国元首点赞,对于继续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则表示,多年来,在中俄国家元首战略引领和政府间合作机制指导下,中俄双方核能企业坚持以项目合作为牵引,以技术交流为纽带,在核电、核燃料、核技术应用、人才交流培训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建成了一系列重大标志性工程。

2007年5月17日,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同年8月16日,田湾核电站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全面投入商业运行。

田湾核电二期工程是中俄两国继续深化核能领域合作的又一重大项目,两台机组已经在2018年投入商业运行。全程参与了二期工程建设的江苏核电董事长刘兆华表示,田湾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先进设计和大量自主化优化。“基于一期两台机组10余年运维经验,在与俄方充分技术沟通的基础上,我们做了433项设计改进,其中重大设计改进21项。”他说。

中核集团表示,今天的田湾核电,对于俄罗斯而言已成为其向全球市场推广VVER核能技术的“样板工程”。资料显示,目前,俄罗斯在国外项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截至目前,田湾核电基地带动中俄两国关联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超过20000人;向社会输送超过2700亿度清洁能源,累计发电量可供超过1亿户中国家庭使用1年,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超820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超21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0万吨,相当于种植超过8.5万公顷森林。

余剑锋还表示,中核集团将发挥完整核工业体系优势,创新合作模式,与俄方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合作,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巩固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把核电作为一种主要能源来考虑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这是近十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发展核电时首次用“积极”一词来表述。原国家核安全局局长、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意味着在清洁能源多样化发展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国家将把核电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来考虑。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2020年6月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预测,“十四五”及中长期,核能在中国清洁能源低碳系统中的定位将更加明确,作用将更加凸显,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持续稳步推进。

这对于相关核电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毕竟,一台百万级千瓦的商业核电机组的总投资在200亿元左右。

目前,涉及国内核电成套设备制造的上市公司主要是上海电气(601727.SH)、东方电气(600875.SH)、中国一重(601106.SH)和哈尔滨电气(01133.HK)。而涉及核电站运营的上市公司则有中国广核(003816.SZ)、中国核电(601985.SH)、大唐发电(601991.SH)等。除此之外,像中核科技(000777.SZ)、江苏神通(002438.SZ)等核电行业产业链上相关上市公司还有数十家之众多。

目前,上海电气、中国一重在国内核电装备综合市场的占有率持续居于领先地位。2020年,上海电气的核电装备业务新增订单30.28亿元。截至2020年末,公司核电业务在手订单达105.13亿元。此外,2020年,东方电气的核电装备业务收入达18.05亿元,哈尔滨电气的核电装备业务收入达15亿元。

根据中国核电发布的财报,2020年全年该公司核电发电量1483.36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8.9%;与此同时,该公司利润总额、发电量也创历史新高,全年实际完成利润总额131.79 亿元、同比增长24.16%。

随着核电投入数量在增多,这些企业在核电板块中的收入也将水涨船高。


查看更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今年中国已开工6台核电机组》相关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