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外汇新闻

外汇新闻

华侨城集团: 品牌建设“量质效”并举, 提升民族品牌“软实力”

2021-05-18 09:20:39 外汇110官网
华侨城集团:品牌建设“量质效”并举,提升民族品牌“软实力”在日前公布的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排行中,华侨城位居第二。百年来,中国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亮相国内市场、竞相登上世界舞台。舒展这幅令人心潮澎湃的品牌发展画卷,发轫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华侨城集团,是镌刻其中的一张重要名片。在日前公布的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
华侨城集团: 品牌建设“量质效”并举, 提升民族品牌“软实力”
在日前公布的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排行中,华侨城位居第二。

百年来,中国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亮相国内市场、竞相登上世界舞台。舒展这幅令人心潮澎湃的品牌发展画卷,发轫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华侨城集团,是镌刻其中的一张重要名片。

在日前公布的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排行中,华侨城位居第二。三十多年来,华侨城因改革而兴,与时代同行,坚定文化自信,见证了制度的力量、迸发出创新的活力、散发着匠心的魅力,擦亮“优质生活创想家”这张品牌名片,在中国大地上写下了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这是创新驱动的脚步

36年前,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华侨城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浸润下,从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面对浪潮涌动的市场经济、更新升级的消费需求,如何“杀出一条血路”,走出自己的特色?华侨城以不变的创新,应对万变的市场,如今已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品牌,位列全球主题公园集团三强、亚洲第一,是目前中国唯一同时获评“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的企业。2020年,集团全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大幅增长,总资产由“十二五”末的1370亿元增至2020年的超6700亿元,全面达成“十三五”整体发展目标,“量、质、效”等各方面成绩亮眼。

几代华侨城人筚路蓝缕,扛起文旅产业大旗,铸就了华侨城人的光荣与梦想,也成就了华侨城这一“中国文旅产业的航空母舰”。从中国第一座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到全国八地连锁的“欢乐谷”主题公园;从深圳东部华侨城等十余个5A级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多点落地的“城市会客厅”欢乐海岸、欢乐港湾,再到以安仁古镇、大理古城为代表的近30个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项目等,华侨城品牌矩阵的每一个创新产品、每一次迭代升级,都回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华侨城发挥文旅资源优势和造城、营城、优城的产业优势,在全国各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项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注入动能。

华侨城在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母子品牌矩阵集体发力的背后,既是创新产品供给的有力行动,也是深化改革的勇毅笃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主任戴学锋表示:“华侨城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引领中国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华侨城现象’,其内在本质是华侨城在体制机制、管理模式上的创新。”

“华侨城的矩阵式管理相当先进。比如‘战区+兵种’,就像两个坐标系:一个是横坐标、一个是纵坐标,能够充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协同作战。”著名学者、商业观察者吴伯凡表示。

这是久久为功的坚守

华侨城的品牌担当,不仅表现在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的挺身而出,也表现在“央地同心齐帮扶”的守望相助;体现在紧跟党和国家大局的同频共振,也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和守护。

在日前公布的2020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华侨城定点扶贫工作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多年来,华侨城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坚定人才、基金、旅游、产业、短板、文化等六大帮扶路径,在贵州、云南、西藏等多个贫困地区创新实践精准扶贫模式,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华侨城智慧和方案。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华侨城围绕“文旅融合+美丽乡村”“产业帮扶+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有序有力推动海南三亚中廖村、广东陆河华侨城·螺溪谷、云南昆明乌龙古渔村、四川广元双旗美村等一批美丽乡村项目落地;立足新发展阶段,华侨城以“六个迈向”探索建立“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将帮扶区域延伸至内蒙古科右中旗、甘肃临夏州、四川马边县等多个地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品牌记录历史,也见证着时代。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华侨城等中国品牌在“急难险重”中同舟共济、自觉担当,站稳了脚跟、收获了成长,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作出重要贡献。

武汉欢乐谷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接待游客、市民游客体验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高品质活动等场景,被多家海外媒体报道。有关报道“显示了武汉抗击疫情已经获得了战略性胜利,也显示了中国政府抗击疫情取得了战略性胜利。”华侨城的坚守,让品牌在大考之下向阳生长,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赢得了更高的品牌美誉度。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一直是华侨城践行生态文明社会责任的核心。三十多年来,华侨城让“生态环保大于天”的理念贯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奋斗征程,形成了丰富的思路和实践。华侨城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姚军说:“生态文明品牌建设事业,不应止步于企业单向垂直、自上而下的宣传,更需强调双向交互,将其推动内化为人人有责的行动自觉。”

此外,华侨城多年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于三十余年的文化、资源及管理模式等优势,不断丰富公共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用心建设、经营一系列文创园区和机构,促进文化旅游融合,提升公共文化生活品质,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这是擦亮品牌的号角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将大幅提升战略引领力。近年来,华侨城建立健全品牌管理机制,推动品牌公关传播体系聚合升级,努力构筑基于自身、连接基层、辐射行业、影响社会的文旅央企品牌管理传播生态体系。

在媒体加速融合背景下,华侨城基于“优质生活创想家”品牌定位,围绕“沟通、利益、价值”三个基本界面,研究融媒体环境下以开放、参与和协作为主要手段的品牌沟通新路径,形成了具有华侨城特色的品牌价值表达。

富有文旅融合属性的品牌公关活动,为华侨城的特色品牌沟通方式形成有效支撑保障。依托文旅资源,华侨城持续强化“华侨城文化旅游节”“OCT凤凰花嘉年华”等活动品牌IP形象塑造与复制;开展“国企开放日”“走进新国企”等开放活动,客观全面传递企业发展信息,推动品牌与社会各界的交流、知情和合意。

此外,华侨城还通过创新技术应用,让技术助力媒体融合,让“新基建”赋能融媒体的数字化发展,形成独具华侨城特色的“融媒体+”传播矩阵。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当前,华侨城正编制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将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持续以品牌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不移推动主业做强做优做大,擦亮文旅央企“金字招牌”,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查看更多《华侨城集团: 品牌建设“量质效”并举, 提升民族品牌“软实力”》相关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