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期货资讯

期货资讯

转账怎么转说IPO严审将成为常态!

2020-06-24 11:22:34 外汇110
转账怎么转说IPO严审将成为常态!我们在股市炒股的人都知道,我们现在股票市场的机制不完善,不仅如此,ipo审核的时候并不严格,这就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就出现了,据消息称IPO严审将成为常态!这是真的吗?下
转账怎么转说IPO严审将成为常态!

  我们在股市炒股的人都知道,我们现在股票市场的机制不完善,不仅如此,ipo审核的时候并不严格,这就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就出现了,据消息称IPO严审将成为常态!这是真的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业内总结2017年IPO三大特点为:过会数量历史最佳、审核通过率近年最低、审核周期大幅缩短。这让PE/VC既尝到了甜头也吃到了苦头。

  一方面,IPO审核趋严,一些基金投资周期可能被拉长。而分析人士认为,IPO严审将在2018年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投资人认为PE/VC机构需多磨炼基本功,投资前做好充分调研,使投资更具专业化。

  另一方面,IPO常态化为PE/VC提供了便利、畅通的退出渠道,有利于推动创投行业的迅速发展。

  快速套利操作难再续

  2017年前三季度IPO开闸,企业过会保持较快节奏,9个月IPO上市企业约350家。第四季度,新一届发审委就职,IPO审核趋严,通过率大幅降低,先后出现“6过2”“6过1”的情况,尤其11月29日,发审委祭出“3过0”,也写下IPO申请史上第一次零通过的纪录。

  2017年最后一周,证监会发审委原计划审核拟IPO企业11家,除了一家主动撤回IPO申请外,剩余10家中,5家过会、5家被否。

  总体来看,2017年发审委共审核498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380家通过审核,全年IPO审核通过率为79.33%。与之相比,2016年、2015年与2014年IPO过会率分别为91.14%、92.28%和89.34%。

  2017年已经收关,IPO审核严格的态势凸显。

  有业内人士表示,IPO审核收紧对PE行业不一定是坏事。具体而言,2017年上市公司严把关和减持新规等,都促使一些不看数据、不看模型,只看利润承诺的Pre-IPO投资退潮,迫使PE做更加长远的打算,减少利用一二级市场利差进行快速套利的机会,回归投资初心,一定程度上促使机构投资更加专业化。

  中阅资本总经理孙建波曾对媒体说,这种严格的审核,给PE/VC一个很好的警醒,提醒机构摒弃过去投资一个项目促使其迅速让市,以便机构迅速退出的思维,让PE/VC机构更多基于长期发展、实体运营而进行投资,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某私募机构投资总监对华夏新财富君说,原来企业IPO过会可能净利润的绝对值会被重点关注,但从近期被否案例来看,企业的毛利净利增长率、持续盈利能力、商业逻辑等方面更加被看重,同时也更加强调材料、报表的真实性。

  上述投资总监表示,严格的审查更加能考验PE在投资时是不是做好了基本功,有没有把调研做扎实。例如,一些企业存在严重财务造假,这就考验PE有没有建立并完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这些都是PE专业化的衡量标准。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林瑾也曾表示,净利润不再是过审关键,或仅是过审底线指标,持续盈利性较强、内控完善、运营规范、信披真实有效、募投项目合理才是过会保障。

  业内认为,对于一些上市后业绩变脸的企业,监管层希望能将其筛掉,提升申报公司的质量。

  “企业报表有些水分,原来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现在就算是一些大公司过会也在各方面从严了。”一名PE投资人表示,目前来看,发审委在审核上把材料、报表真实性放在重要位置,只要有造假情况基本会否决。

  上述投资人表示,无论是要投的项目、还是已投的企业,机构都会从财务治理、业务规范等方面,根据最新监管动向进行梳理,不会让企业带病上会。尤其那些原来看似可投可不投的项目,现在都要谨慎了。

  实际上,从2016年下半年IPO就已经开始从严监管,即使2017年上半年IPO提速,证监会也对拟上市企业采取严把关措施。

  尤其在第十七届发审委员的就职仪式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强调,对发审委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发审委和委员的履职行为进行360度评价,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终身追责;鼓励发审委员对于不合规的企业,勇于投否决票,证明监管诸多举措是为努力提高过会上市公司的质量,为资本市场把好关。

  除了散户受益之外,严审IPO还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公司脱颖而出。IPO不是大锅饭,也不是福利,只有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才能上市获得资金。如果IPO过度宽松,势必会出现一些资质普通甚至低劣的企业获得本不应当取得的资金,对行业内的好公司形成冲击,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或者大股东通过减持、巨额分红等形式套现,造成分配不公平,拉大收入差距。  上市公司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股市整体的投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对IPO如何严审都不过分。而登陆A股也绝非企业实现直接融资的惟一手段,到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新三板以及港股市场寻求出路,也不失为一些盈利尚未达到A股门坎公司的选择,切不可一棵树上吊死。“带病上市”、“流血上市”不是好的选择,只有符合自己发展阶段需求的资本市场,才是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虽然部分公司为了上市付出了许多成本,但在市场整体建设的大局下,这点利益微不足道。在市场严格管理的大趋势下,抱着侥幸心理闯关势必会撞得头破血流,这点也是所有准备上市的企业,需要认真检视自己的部分。

  分析人士认为,IPO严审将在2018年成为常态。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IPO严审将成为常态的相关内容了。通过严审IPO,让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公司现形,或通过整改提升公司质量,这都有助于股市资源分配功能的真正优化。至于更多的股票投资信息,欢迎大家关注破雷财经网网!

  相关推荐:

    新蓝筹行动想要实行,需得适应新经济IPO标准!

    ipo常态化对股市的影响是什么?

    2018ipo排队最新消息:一大波银行来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