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期货资讯

期货资讯

万科股票行情_s股

2020-08-20 14:31:13 外汇110
万科股票行情_s股9月17日讯刚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中南文化,自9月13日复牌以来连吃3个跌停,截至17日收盘报3.61元,创出近4年新低。不到3万元就被砸跌停,中南文化(002445)的这种开盘方式令人惊讶。今日早间,中南文化开盘继续一字跌停,开盘成交82手,成交金额仅2.96万元。与此同时,中南文化市值进一步缩水,与上个交易日,市值蒸发
万科股票行情_s股

  9月17日讯刚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中南文化,自9月13日复牌以来连吃3个跌停,截至17日收盘报3.61元,创出近4年新低。

  不到3万元就被砸跌停,中南文化(002445)的这种开盘方式令人惊讶。

  今日早间,中南文化开盘继续一字跌停,开盘成交82手,成交金额仅2.96万元。与此同时,中南文化市值进一步缩水,与上个交易日,市值蒸发5.64亿元。如此低的成交额就跌停,实在罕见。

  据统计,中南文化复牌后短短3天累计下跌26.94%,市值蒸发近20亿元。对比s股历史最高价(2015年11月11日)万科股票行情已回调80%,市值缩水逾190亿元。

  至于中南文化股价跌跌不休的原因,一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除终止收购华商智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事项外,该公司还面临着诉讼缠身、高管集体出走等一系列麻烦,而这些问题短期内解决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些年来,中南文化在资本市场的动作频频。公司前身为中南重工,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自2014年开启转型后,通过并购大唐辉煌、千易志诚、值尚互动、新华先锋等公司,不断布局艺人经纪、影视、游戏等领域。然而,眼下s股影视行业并不景气、公司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0.46亿元,比上年同期万科股票行情下降65.52%,主要是受影视剧项目和版权项目未完成销售,及新游戏因审批原因上线滞后影响收入所致。

  净利润下滑、多位高管离职、身陷多起诉讼、多个银行账户遭冻结,中南文化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了其股价的下挫。以现在最新价来看,中南文化股价已经创下近四年来新低,且与历史最高价相比,已累计回调80%以上,市值缩水逾190亿元。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违规担保9.8亿

  今年8月27日,中南文化披露的一则公告,让控股股东占款、未按程序对外担保等内部治理问题浮出水面。

  中南文化公告万科股票行情称,在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对外担保、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等事项,公司未履行内部审批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其中,截至今年6月30日,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涉及金额1.15亿元,对外担保涉及金额累计约为9.8亿元,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结余总额为3.15亿元,涉及金额合计14.1亿元。

  中南文化称,公司及董事会目前尚在梳理相关的详细情况,后续将持续进行信息披露;s股 同时将督促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陈少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偿还其占用的资金。

  另外,中南文化还表示,公司可能因此会被深交所实行其他风险警示。事实上,就在公告发万科股票行情布的当天,深交所对中南文化下发关注函,要求其披露是否构成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资金。

  涉7起诉讼 s股31家银行账户被冻结

  受大股东违规担保等问题牵连,中南文化被接连告上法庭。截至9月6日涉及诉讼7起,合计涉诉金额近6亿元。其中,芒果传媒作为中南文化第七大股东s股向中南集团与中南文化发起诉讼,涉诉金额3.3亿元。

  与此同时,中南文化及其子公司江阴中南重工有限公司的部分银行账户遭到司法冻结。截至9月13日,中南文化及其子公司共有31个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冻结金额总计6202万科股票行情万元。除深圳市前海明生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与柯海味申请冻结的案件原因尚未知晓,其余账户都是因控股股东违规对外担保及诉讼而被冻结。中南文化表示,被冻结的银行账户不属于公司的主要银行账户,尚未对公司生产经营及收支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中南文化控股股东中南重工的持股全部被司法冻结和s股司法轮候冻结。截至9月6日,中南重工共持有中南文化股票3.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7.59%,其中3.9亿股已办理质押登记手续,占其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为 100%。中南文化表示,控股股东此次股份冻结将对中南文化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若中南重工集团被冻结的股份被司法处置,中万科股票行情南文化将存在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的风险。

  至于被司法冻结和轮候冻结的原因,中国网财经记者致电中南文化,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在核实中,没有最新进展。

  中国网财经记者还注意到,自8月以来,中南文化副总经理、董秘陈s股光,董事、首席文化官刘春,证券事务代表姜伟,总经理洪涛等4位高管相继离职。业内普遍猜测与大股东违规担保及诉讼有关系,不过,中南文化方面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否认了上述观点,并强调“高管离职主要是由于个人原因”。

'); })(); '); })();